對于餐廳門店的管理來說,制定流程化作業模式,不僅是為了規范團隊人員的日常工作,更是為了讓店內的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更加職業化地服務好每一位進店顧客。
管理流程的制定,能很好也很方便的幫助店長有條不紊地管理餐廳門店的人和事。
1、同每一個下屬進行單獨溝通
和下屬員工進行溝通是店長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也是必須掌握的一種溝通技巧。只有溝通得好,很多工作才能順利展開,才能不斷提升團隊的凝聚力,提高銷售業績。
店長為什么要同每一個下屬員工進行單獨的溝通?單獨溝通的好處是什么?
店長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對自己的下屬員工不甚了解,不知道每個員工的能力特長,就沒辦法“因人設崗”,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也很難更大化發揮自己的能力,事情做不好的同時,還會影響員工工作時的積極性。這樣時間一長,員工的工作興趣和激情就會被消耗殆盡,然后是無盡的抱怨,或者直接辭職走人。
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特點、特長和特性,要想深入了解每一個員工,店長就要同每一個員工進行單獨的溝通。單獨溝通的好處是首先能讓新入職員工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讓員工初步獲得存在感和價值感;其次,單獨溝通更有利于對每一個員工內心想法、需求、期望等信息的深度挖掘,因為單獨面對面更容易說服和打動對方,是對方能盡可能的敞開心扉說出心里話。只有員工愿意和你交心溝通的時候,從工作到個人再到家庭,你們無所不談的時候,你才算是真正了解這個員工。
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少有員工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毫無保留地告訴 ,零設防的員工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店長同每一個下屬員工進行溝通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如要想對某個員工進行深入的了解,首先就要通過單獨的溝通掌握一些 基本的信息,然后通過工作過程中的觀察,發現員工的一些特長和愛好,然后再以此為話題切入口和員工再次進行單獨交談,做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2、了解員工的特長
學會和下屬員工進行溝通是店長管理的基本流程之一,“了解員工特長”才是溝通的關鍵。知道員工的特長才能在分配工作任務時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有效提升餐廳門店的經營效率,提高銷售業績。
“知人善用”是對店長管理能力的要求。店長若了解下屬員工,但卻不知道將什么樣的員工用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上,這是人員管理上的失敗。如在一般的餐廳門店里,導購人員加上店長 多不超過6個人,人員的合理安排很重要。每個下屬的員工的工作能力也不一樣,有的員工手腳快,做事麻利,但不擅長和顧客溝通,有的員工手腳慢,但嘴巴甜,擅長和陌生人搭訕,而有的員工手腳既不快,嘴巴也算不上甜,但長相姣好,在店門口一站就能吸引過路人的目光,也算是一個特長。
所以,對店長來說,熟悉了解每一個下屬員工,知道所有人的特長就能很容易將他們安排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上,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店面的和諧經營,并 終提升銷售業績。
3、每一項工作都要責任到具體的人
店長制定的每項工作內容,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時間節點要求,將每一項工作都責任到具體的人,并提出明確的要求。
每一項工作都責任到具體的人,這樣既鍛煉店長的管理能力,也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結,不養成拖拉延誤的習慣才能真正的鍛煉我們自己,使我們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并從中獲得快速的職業成長。
其次,將每一項工作責任到人,在店面經營過程中發生任何事情都能尋根覓源,找到具體的事因,這樣既不冤枉任何一個員工,也不會姑息任何一個員工。當然, 終要的還是當事情發生后,能根據具體負責的員工找出具體的原因,然后通過總結分析,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以此達到提升店面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4、讓每一個員工都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好”是對員工的 基本要求,但若要求團隊里的每一個員工都把事情“做好”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店長如何通過管理流程來監督員工把事情做好?這就要求店長必須具備很強的執行能力,也就是說店長首先就要在工作的各個環節上嚴格要求自己,只有店長按流程嚴格去執行了,員工才有可能從一開始像鴨子一樣被趕著上架,慢慢變成像鳥兒一樣天黑就會主動歸巢。
譬如,在餐廳門店里,店長可以在店內放一塊白板,把團隊各成員的近期工作安排全部排寫在白板上,然后通過開晨會和夕會的方式溝通檢查每個成員的工作進度,對需要加快進程的伙伴給予提醒,并強調 后的時間節點要求,明確相關責任。只有這樣,店長才能清楚掌握店內的每一項工作的進展,要求每一位員工都把事情做好。
5、日常工作內容順序和細節
在餐廳門店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哪些順序和細節是店長必須掌握的?從員工“到崗”到 后“關店”都有哪些工作要處理?
譬如很多餐廳門店都是要求員工要提前20~30分鐘到崗,并由店長親自負責考勤。在餐廳門店正式營業前的這段時間,員工更換工作服、整理個人儀表、化淡妝、清點整理陳列貨品、打掃店內衛生、備好零錢,然后店長還要組織10分鐘左右的晨會,相互檢查店員儀容儀表、昨日工作總結和今天工作安排、調整心態、鼓舞士氣、分享總公司及行業新資訊等。
營業中,迎賓人員的語言、表情和動作規范,如何巧妙的留意顧客購物信號并主動上前提供幫助?導購人員專業的產品解說,顧客購買服務、休息服務、退換貨等售后服務,包括送貨上門、上門鋪陳、免費的洗滌保養等。
營業結束前還要進行相關數據賬單的統計,如填寫日銷售報表、當天的商品進銷存記錄、補貨單、顧客訂單、顧客擋案信息反饋表等。 后是關店前的商品數量盤點、衛生打掃、電源安全檢查、店內設施檢查,以及關燈鎖門后再檢查卷閘門有無鎖好等些細節性工作。
一、低成本定價,惡性競爭
曾經有機構做過“酒店客人為什么會離去”的調查,通過大量的賓客回訪,得出如下結論:酒店客人的離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25%的顧客離開是因為服務;20%是因為舒適度;20%是因為沒人關心他們;15%是他們發現了更合適的酒店;15%是他們發現了更便宜的價格;剩余5%的則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見,客人選擇酒店的原因與酒店的價格沒有太大的聯系。
調查結果進一步表明:80%客人流失是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服務,酒店不能實現他們所期望的服務價值,僅有15%的客人是對價格不滿意。
常見的收入成本管理是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雖簡便易行,但往往缺乏競爭的靈活性,且不能反映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盲目降低產品價格,而忽視了客戶的 需求和產品本身的價值,往往導致了市場的惡性競爭。其實,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哪里價格低就跳到哪里,沒有什么忠誠度的“低價顧客” (priceshopper),在流失的客人中占比并不大。
而收益管理定價基礎則關注供需關系變化,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只有充分關注客人的需求,由利潤為中心的管理朝向以顧客服務為中心的管理,才能有效地確定每一顧客的價值,并通過相應的收益控制來區別對待,這才是酒店收益管理的一個新的方向。
二、重視銷售渠道,忽視對市場的培育
傳統酒店企業為了打開銷路占領市場,常常會與很多第三方銷售渠道合作,寧愿繳納高昂的傭金和降低自身的利潤。
從攜程網的“ 低價”承諾、去哪兒網的“酒店低價信息整合者”,到近年來團購網站的興起,第三方銷售渠道不但滿足了消費者對酒店價格的比較需求,甚至在一 定程度上培育了更多對價格敏感的酒店客人,越來越多的客人被他們所稱的“超低價格”吸引,而選擇通過第三方銷售渠道訂購酒店產品。酒店產品的價格也因此一 降再降,市場利潤也不斷萎縮。
但由于第三方銷售渠道信息不對稱,溝通得不到位和缺失,很多客人在盲目追求低價的同時,卻得到了負面的產品體驗,結果導致了客人對該酒店評價很差。對于酒店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變相的“殺雞取卵”,是酒店方所意想不到的。
以成本管理為導向的酒店營銷人員關心的往往是產品或服務的銷售,他們杷營銷的重點集中在爭奪新顧客上。但是,如果酒店無法通過服務來留住客人,只是盲目地以低價來吸引新的客戶,這樣得到的效益只是短暫的,是不會長久的。
與新顧客相比,回頭客會給酒店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精明的酒店經營者在努力創造新顧客的同時,會想方設法將顧客的滿意度轉化為持久的忠誠度,像對待新顧客一樣重視老顧客的利益,并把與顧客建立長期關系作為 目標。
所以,爭奪新顧客不如更好地保持老顧客。酒店應該加強市場培育,構建一個需求導向型的酒店消費市場。
三、過分關注成本,忽視消費體驗
成本控制是柄雙刃劍,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策劃和經營,方能讓收入、成本、利潤三者形成良性互動,只有形成良性循環,才能讓酒店長遠發展下去。
部分酒店經營者偏重于降低成本,誤認為低成本能達到節支增收的目的,獲取理想的經濟效益,但往往事與愿違,酒店低成本運作往往會帶來諸多影響酒店可持續發展的不良因素。例如,高 星級酒店的餐廳,每天真人鋼琴演奏成本很高,為了減少經營成本,有的酒店會取消日常的鋼琴彈奏改為播放背景音樂。真人鋼琴彈奏與背景音樂播放,對餐廳環境 和氛圍的營造是截然不同的,為了降低成本而取消真人鋼琴彈奏,對酒店餐廳的服務檔次也將大打折扣,同時也有可能會流失一部分對飲食環境有高要求的消費者。
目前,酒店行業已進入體驗時代,面對顧客個性化的體驗需求,酒店企業為了維持良好的賓客關系以及追求持續的競爭優勢,必須提供更符合賓客需求的個性化體驗式服務來留住顧客。所以,酒店應該把管理的重點放在提高服務質量和顧客的消費體驗上。
四、對市場缺乏預測,盲目追求高開房率
每逢節假日和大型展會活動舉辦的時候,往往是酒店爆滿,一房難求。許多酒店在此期間一般能達到很高的入住率。但高入住率并非就是高利潤率。要使收益和利潤更大化,酒店還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旺淡季需求預測及控制方法。
由于預售和實際入住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如何預測及控制這種差異從而保證實際入住率是酒店經常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高峰季節。對酒店而言,既 要保證盡可能高的入住率,又要避免超售而使得客人無房的尷尬,這既影響酒店的聲譽,也影響其未來客源市場。因此,一種 的超售控制則是保證酒店在更大收 益條件下使客戶服務損失變得 小的一個重要工具。
再者,團體銷售幾乎是每一間酒店都會涉及的業務。而團體銷售多數情況下會使酒店房價有一定的折扣。有的酒店為了追求高開房率,常常會通過較低價格把一部分 客房提前銷售給旅行社或中介,甚至有的酒店會以旅游團為主要客源。過高的開房率,必然加大電梯、布草、客房、餐廳等酒店設施設備和用品的損耗,酒店如果一 直處于高開房率的狀態,酒店設備設施也得不到定期的保養和維護。
所以在酒店經營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嚴防降低房價,而一味追求所謂“爆滿”效果。事實證明,追求“爆滿”有可能得不償失,科學的開房率應是全年平均在70%至80%左右。
如何定量地對團體銷售進行分析并有效地控制折扣程度,是收益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相應地,對代理銷售及批發代理等,也都可以通過收益管理來進行優化控制。
五、高房價等于高收益
傳統成本管理經營者認為,在成本 低的情況下,酒店主要產品客房的價格越高,收益就會越大。這些酒店的價格管理常常是單一的,基本上只有旺季價格和淡季價格兩種價格。而這種一味追求高房價的價格管理模式,會因其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 終被市場所淘汰。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